Part 1

添熙001_副本.jpg

▲吳老師:如果賽斯身心靈健康概念進入醫學裡會跟現在有甚麼不一樣?

∞許醫師:會有很大的不同,醫師會開始思維病人的情緒跟他的疾病的關係,他會開始思維病人壓力的跟這次他心臟病發作的關係,甚至醫療疾病處理的方法,醫學學會另外的部分,我會希望把它變成一個思維,甚至未來一個醫院的前驅的推廣步驟,未來我們會成立一家醫院,這家醫院至少有一半的醫療措施跟心理心靈有關,例如心臟科醫師會照會心理師,心理師就會開始評估心臟跟心理及情緒的關係。

◆張黛眉心理師:可是你的醫院還是會有一部分同時治療身體的醫師嗎?

∞許醫師:當然有。很多人有這些概念但並沒有機構,大家都知道心理情緒很重要,但沒有一個單位用這方式真正進入臨床,把它具體化、系統化、現象化。

▲吳老師:以後的人看病更不一樣了,病人都會更貼近自己的情緒,不會只說我哪裡不舒服而已。

∞許醫師:這是我的想法,還是以人為本。

▲吳老師:聽到你這番話,對於我參加這個會談會有更理解與共鳴,這些是我很珍惜的理念,但就像你說的沒有人出來把它組織化系統化機構化,你可以帶領大家做,非常得有意義,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Part 2

13566233_1135418003148317_884984310_n.jpg▲吳老師:你希望在這次第一屆年會暨醫學研討會,帶給來參加的成員,想帶給他們甚麼,你的意圖?

∞許醫師:在當下我們兩人對談可以激盪出甚麼火花,在當下玩得開心,真的可以激盪出一些好玩的東西,我期待自己可以整個投入這個對談過程,真誠呈現出這個過程,在吳老師的敘事、心情心得,我在過程自己的體會與感受,我覺得過程是比較值得期待的。

▲吳老師:有關賽斯書我聽我先生說許多覺得很喜歡,沒有跟我重視的思維有牴觸的感覺,所以我是喜歡的,我自己在我領域的敘事或後現代對話,敘事是後現代的一支,它非常強調人們在對話中,可以創造更多的資源與可能性,我非常喜歡它,非常的人本,去病理化、去專家化、重視多元的東西,我自己非常喜歡,我也很期待看看透過我們在熱愛我們所做的東西裡面可以怎樣交流出不同的東西。因為是第一次近距離跟你在一起談話,想多了解你,我在想如果可以和你這樣談話然後去聊到也許有些人以前還沒有機會聽到的東西或激盪出甚麼,我越來越覺得讓人可以感動的故事,就會帶來不同的可能性。談話就是一種故事,然後故事是會對人有不同的影響力,而且故事會留在細胞裡,它對身體會是健康的。

 

 

 

Part 3 13595918_1135417989814985_1146191247_n.jpg

▲吳老師:看樣子蠻有趣的我們的對話,你可以從賽斯的角度來看,到底這裡面發生了甚麼事,然後我也可以跳出來看說,我剛跟許醫師的對話我到底在做甚麼,然後就這樣子激盪。

∞許醫師:主持人也可從自己的角度,變成觀察者可以看到許醫師及吳老師沒看到的盲點。

∞許醫師:敘事治療的理論基礎、方法、過程也好,它假設是一個載具,它怎麼跟賽斯心法的觀念做連結,舉例來說之前有一個門診的個案來看我,他說他很後悔他的過去,就上網搜尋關鍵字,過去能不能重來,就跳出我的youtube演講,當下改變過去,那我覺得在敘事治療裡面每一次談到這個過去,到底是這個過去改變了,還是我們看到的角度改變了,那我們看到的角度改變了,那過去改變了沒有,這東西與賽斯思想的可能性,就是我們在敘事的同時,其實過去真的變了,他可真的在另一個時空它故事真的產生第二個版本第三個版本,所以它不只是一個治療,它根本是心靈的時空之旅,所以裡面有物理學的概念,不只是回去看它的角度不同,在敘事過程中真的創造另一段過去,存在於心靈的空間的另一個人生的故事。

 

 

Part 413599664_1135418013148316_1035945395_n.jpg

▲吳老師:很多年在美國有一次我聽到一位加拿大醫師,他很喜歡敘事,他說他的病人剛來的時候,故事是破碎的,他覺得那時候用藥好像要比較多,他說如果好好跟他們談話,然後跟他們一塊兒敘事,讓他們的故事可以好好的被看見、被整合,從破碎到整合的故事,他明顯看到這病人用藥量就一直在減少,而且來談的時候整個人情況都在變化。所以我很喜歡剛許醫師說的就是這些有精神疾病的人是因為他們過去尚未被改寫,我從敘事的角度就會說,除了尚未被改寫、尚未被理解、尚未被看見、尚未被尊重、尚未被好好珍惜或被接納,我覺得人不被接納就會發瘋,所以在敘事的對話裡,我們看到很多讓人發瘋的東西,有的是真的發狂、有的是心神不寧,然後就很多內在敵人,就是把這些東西好好去看、好好去接納、好好地去理解,人就穩定下來了,有些人跟我談完話就說頭不痛了、手不麻了,哪裡放鬆了,就是故事對細胞的影響。

 

Part 5

13589127_1135371596486291_259074912_o.jpg

 

∞許醫師:覺得很遺憾大學四年的心理系,研究所的二年竟然沒有一堂正式的課叫自我覺察,所以這些被訓練出來的心理師們及精神科醫師們,我覺得好像迷失在很多理論基礎跟方法,他們對自己心理及心靈的認識可能是不夠的,我覺這是目前最大的一個困境,因為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覺察是不夠的,他怎麼去協助,他會迷失在很多理論及方法裡面,因為他對自己是不了解的。

▲吳老師:其實作為諮商師,最重要的理念跟那種生命能量的來源,是怎麼去理解自己。以後這個都可以推到大學去,讓大家去修自我覺察的課,這是生活一個工具,從小孩都要開始覺察自己。我們在敘事及後現代很重視自我反思,反思是人內在很重要的聲音,需要去了解跟靠近。

 

 

 

Part 6()

13579869_1135371599819624_1827437180_o.jpg

▲吳老師:想跟大家分享,活著可以有多元的視野,不必覺得只有一種方式去看這個事,一件事情還有各個面向可以看,我們可以用更開放的方式去看這個世界,不同的視野不同的信念,才會創造不一樣的人生。

∞許醫師:敘事是從不同的信念去看到一件事,整個概念就完全不一樣,其實也是核心概念的轉變,信念的不同,我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過程。

 

PS、感謝新店賽斯花園提供舒適的場地以及悠閒下午時光。

 

arrow
arrow

    TS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