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溝通中我們真實相遇 (探索篇)   邵盈穎老師

17211852_1253862681336067_3652219630535594056_o.jpg

 

17155491_1253862218002780_3192318175751933088_n.jpg

1. 溝通中的主要角色 
2. 為何溝通?溝通的目的?
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意見。
表達自己的感受,獲得對方的明白支持,跟對方達成共識。
3. 建立價值觀的四個關鍵階段
○ 0-6歲
○ 712
○ 1318
○ 19歲後
.
依附關係與生俱來就有的能力,透過跟另一關係(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得以展現出來。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把孩子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分為三類
.
幼兒時期的親子依附
(1. 安全依附型: 這類嬰兒與主要照顧者在一起時,把主要照顧者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但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主要照顧者身體上的接觸。
(2. 不安全迴避型: 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主要照顧者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主要照顧者的接觸。
(3. 不安全抗拒型: 這類孩子常留在主要照顧者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主要照顧者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主要照顧者,不過若主要照顧者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
補充:不安全紊亂型
.
參考影片:Strange Situation Experiment  
 

4.尋找源頭
關係 
行為、語言、思想、信念互動模式、感覺(內隱性記憶)、重大情緒經驗。
.
真正影響我的是模式&信念,而非事件&內容。
真正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因為他們已經發生了。
更重要的是,『信念模式』(主觀感受)透過了解,是可以被修復的。
.
一、練習時間:對內溝通&對外表達
.
習慣和常對自己說的話是
正面、負面 
習慣和常對別人說的話是
正面、負面
.
二、練習時間:我是
我願意、我選擇、我可以 
開始好奇的留心觀察自己的內在對話真實感受。
承認面對、允許了,卡住的就得以流動。
.
.

感謝邵盈穎老師

 

 

arrow
arrow

    TS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