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空拳的杏林高手─專訪劉津秀醫師

 

採訪撰文 / 吳淑華
 

六月五日下午一點,我與神話季刊總編郁琦連袂前往新店中央七街「賽斯身心靈診所」,專訪慈濟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劉津秀。我們到達時劉醫師剛好結束今天的義診,她滿臉笑容,親切地引我們進入診間。劉醫師紮著馬尾、穿著T恤和長褲、脂粉未施,清純與客氣得讓人不敢相信她是一位資深醫生。劉醫師首先稱讚我們:「你們都是義務性的志工,好棒喔!」其實她不也一樣,在此提供義診的服務。


生涯大轉彎──出走傳統醫療體系

「2011年我轉換跑道,由全職的專科醫生轉換到中研院攻讀博士,改變是想讓自己有多一點時間做其他的學習。目前我在慈濟一周只有一次門診,主要是服務病情比較特殊的病人與舊病患。」劉醫師先說明她最近的變動,她說:「這是我人生的大轉變。多數醫師會選擇留在醫療體系中繼續發展,因為這樣最安全,也最能夠預見成功的結果。我自覺當時離開醫院有出走的意味。」
出走?我們感到十分好奇,急著想知道內情。她神情嚴肅地說:「當時我在醫院是主治醫師第六年,除了看診,還和另一位學長醫師共同承擔科內的行政事務,掛名代理主任。出走的主因是我對目前的醫療體系感到不滿,發現它與我當初進入醫療體系的初衷,有很大一塊並不契合。」

 

進入醫療體系的初衷──濟世救人

 

劉醫師淡淡地述說成為醫師的初衷:「小時候身體不好,在醫院治療過程中吃了很多苦頭,流過很多眼淚,也得到很多幫助。我的心中隱約有一個夢想:我要成為讓病人少流一點淚的醫生」。津秀醫師再說:「其實小時候我喜歡畫畫,一直以為長大後會成為畫畫老師。誰知道生了一場病,而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路,當時我不知道醫學是甚麼,只期許自己能幫助人,於是就懵懵懂懂往醫學的路走去。歷經醫學院學生、實習醫生到住院醫生的養成訓練後,覺得自己好像甚麼都會了,那時候對自己很有信心。」此刻我完全能體會津秀醫師的心情,便問:「是不是有一種拜師學藝已成,滿懷信心與熱情,準備要下山行俠仗義的心情?」「沒錯,但是當我開始使用多年所學的『武功』時,卻發現它們並不好用,很失望!」津秀醫師神色黯然地說。

 

行醫後期望落空──減法醫學

 

她說:「每當我在醫治病人時,其實很清楚病人用了處方藥物(如類固醇)後,將被迫走上一條不歸路。我很清楚給他們的藥只能暫時緩解症狀,不能根治病痛。」此刻,津秀醫師矛盾與痛苦的心情,全寫在臉上,她以無力的聲音道出:「每當我需要用藥時,會很矛盾、害怕,而且有強烈的自責。我很清楚用藥的後果,雖然我百般不願意用藥,但是以我目前所學,給藥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所以當我看到病患帶著滿懷期待,來到我面前希望我能幫助他們時,我感到愧對病人,因為我幫不了他們。」她又說:「當然其他醫界的先進與前輩會說:『如果不給病人用藥,他一樣沒有機會康復』。的確,這是醫生在醫療上的侷限,也是整個醫學界的困境。只是在這個時候,內在會有很強烈的無力感、矛盾與自責。」她懷疑執業過程究竟是在作加法或是減法,她說:「原本我以為我是在幫助病人,是在做加法,可是沒想到其實是在做減法。我不斷自問,『難道醫學沒有其他方法嗎』?於是開始四處尋找其它的出路。」

 

黑暗中的一線曙光──遇見賽斯

 

津秀醫師表示,賽斯心法就是這幾年找到的另一條療癒之路。她說:「我曾在2010年到美國UCLA進修,這個進修對醫生來說很珍貴,我懷抱著極大的期望而去,期待在世界醫療的頂端,也許有我要的答案。」她接著說:「原以為在那會找到我想要的解答,結果大大失望,的確,在醫療學問上我又成長不少,但對於我心中尋尋覓覓的療癒性醫學,我沒有找到,所以當時我自責,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疑惑與無奈。」
話鋒一轉,她臉上的表情也由憂愁逐漸轉為開朗:「就在那段黑暗期,有一個周末我獨自走進空無一人的實驗室,做著無聊的實驗,當時心裡突然出現一個聲音:「『你在做甚麼啊?這麼美好的天氣,你的心卻如此低沉陰暗,妳為什麼快樂不起來?』當時的我感到無助與痛苦,抬起頭看著美麗的天空,在心中大聲吶喊:『天啊,誰能告訴我,答案在哪裡』?」接著,沒想到不久就有一位朋友對她提及賽斯,她有點激動地說:「我覺得我的心被觸動到,有一點抽痛,我覺得這可能就是我苦苦找尋的答案。」於是,她上網蒐尋更多「賽斯」的資訊,並且在接下來的一、二個月,大量聆聽許醫師的演講CD,也去參加美國洛杉磯分處主任Charles主持的讀書會。

 

身心靈診所義診──賽斯心法練功房

 

津秀醫師表示,回台灣後她開始參加賽斯的課程,例如心靈輔導員的培訓,並且從去年底開始接受臨床個案,她說:「臨床上我發現賽斯心法真的可以運用在身體的療癒上。如果個案同意在門診會談時可以談醫藥以外的話題,就可能帶出不一樣的診斷。當然,剛開始我信心不足,也不確定該怎樣跟病患晤談、要如何運用身心靈知識來幫助病患、也懷疑究竟我可以帶出多少不同於過去的診療效果。雖然我有許多疑問,但是我有信心一定會有突破與改善,因為這是必經的歷程!」此刻的津秀醫師整個人是輕鬆與喜悅的,談話中不時夾著笑聲。


來到賽斯身心靈診所接受義診的患者與一般醫院門診的患者有甚麼差異嗎?津秀醫師說:「義診的患者比較願意交談,我想是他們心中已有準備,他們來到一家身心靈診所就醫,要接受不一樣的診療,我在這也不開藥。義診時我給每位患者一個小時的時間,我會由身體的層面切入,常常談完身體,還多出很多時間讓我們可以一起往身心靈更深處走。雖然耗時,但通常病人會呈現許多素材或線索,讓我們彼此可以按圖索驥,繼續更進一步探索內在生病的真正原因。過去在醫院受限於看診時間,無法跟病患深入晤談,而且在醫院的體制與規範下,醫生也不被允許這麼治療病患。除了外在的限制外,也牽涉到病人的心夠不夠開放、能不能接受這種異於傳統醫學的另類療癒方法、能不能更加信任醫病關係。」

 

共同創造的發現之旅──內在的聲音

 

她又說:「我會告訴病人,他和我一起在走一條不一樣的療癒之路,身心靈的療癒不同於藥物的治療,療效是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呈現,病人也需要以更多的時間去消化與領悟我們所談的內容。有時候我害怕太快切入身心靈議題,他們跟不上我的腳步,所以還處於嚐試與調整階段。我希望我給出的是『病患想要的,而不是我想要給他們的』。很有趣的是,常常我和病患談完後,會發現答案就在問題的旁邊,生病的原因自然就出現在我們眼前。原來的醫學訓練只教會我,疾病所呈現出的症狀,沒有教我疾病形成的內在動力,現在我逐漸明白疾病的成因。我有一個領悟,那就是病人和我之間在共同創造,我覺得自己現在有如發現者一般。有時甚至我覺得是患者引領我與他自己,經歷探索與發現之旅。內我在引領我們一步步往前走,如果我和病患的節奏調和一致,很快地我們就能找到解答。」她笑著說:「在治療過程中,我常被自己脫口而出的話語驚嚇到,這些話並未經過我的大腦,它們好像來自我的直覺。總之,我很感謝願意和我走這一段發現之旅的人。」

 

赤手空拳的杏林高手──讓病人少流一點淚

 

訪談結束前,津秀醫師妙喻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差異,她說:「以前我是需要全副武裝才敢行走江湖的俠客,必須靠著隨身的各種武器與暗器(各種藥物)建立安全感和信心。現在我不需要配備,赤手空拳,我不再需要英雄式的自己。」 最後她坦承,一路走來自己的心裡還是有恐懼,擔心做得不夠好。幸好有賽斯心法的學習,她學會觀照自己內在的情緒與感受,允許與接受不夠好的自己,才讓自己逐漸朝「讓病人少流一點淚的醫生」的理想邁進。


我們好奇地問,用賽斯心法看診的感覺是甚麼?津秀醫師說:「豐盛!」「當病患靈光一閃,開始描述自己的病因時,我就只是開放、傾聽、回應,於是答案自然流洩而出。有一位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前一刻無力地問我為什麼關節會痛?下一刻突然噹一聲說:『我知道了!因為我害怕老了會沒用。』這時我突然連結到過去看過的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常透露出自責、沒用、在世界找不到定位的訊息。原來,疾病的語言早就在向我悄悄透露,只是我沒有聽見。病人常覺得醫師是專家,但其實自己才是自己的大師哩!我向大師頂禮,為每位願意前來教我的”假”病人們。我真心感謝他們豐富了我。」

 

──轉載自《神話季刊第四期 2012.7月號》p.14-17

arrow
arrow

    TSH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